#在线教育 ·2022-09-03
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增加,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调查显示 2023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总数超过2.96亿。约25%的老年人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首先影响的即为其记忆力。
·茴拉西坦药理作用
谷氨酸是参与记忆过程的主要神经递质,而茴拉西坦特别作用于神经保护、学习和记忆过程的L-谷氨酸受体。具有增强记忆及神经保护作用[1]。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抗大脑皮层缺氧,活化大脑细胞。增加鳞脂吸收与脑蛋白的合成作用[2]。动物实验也证明本药选择性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增强学习和记忆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茴拉西坦对脑血管病,脑缺氧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具拮抗作用,能提高记忆再现率[3]。
·茴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记忆减退的疗效观察[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记忆商比较
通过对一组中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的观察。提示茴拉西坦在提高患者记忆商及减轻临床症状方面均优于同类药物吡拉西坦。对临床症状的疗效和记忆商的提高程度,茴拉西坦均明显优于吡拉西坦。这与以往国内外学者报道茴拉西坦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的认识相符[5,6]。且茴拉西坦治疗后记忆商的优良率高于吡拉西坦,服药期问显示 阿尼西坦对呼吸循环、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均未见不良反应。
·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7]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于茴拉西坦胶囊0.2g/次,3次/d口服。同时每日给于血栓通针0.3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对照组选用血栓通针0.3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MMSE积分的变化 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3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MMSE积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t=4.3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认为血管性痴呆的某些功能是可逆的,茴拉西坦的化学名1-对-茴香酰-2-吡略烷酮,它能逆转细胞能量耗竭,能阻断部分谷氨酸介导的缺血区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具有抗大脑皮质缺氧、活化大脑细胞,增进磷脂吸收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可提高记忆、改善智能[8],额、颞叶、多发性脑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出血、分水岭脑梗死病人,除有肢体功能障碍外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定向、语言、记忆、注意、计算、思维感知方面的改变。
·茴拉西坦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9]
确诊患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例,其中轻、中度35例,重度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茴拉西坦胶囊0.2g/次,3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血塞通常规治疗。疗程为 6m。
结果:治疗组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和精神神经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临床疗效较差。茴拉西坦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治疗效果好,作用强,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
茴拉西坦主要成分是阿尼西坦,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正常大鼠辨别学习的记忆力再现过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对抗缺氧引起的记忆减退,能有效改善某些原因引起的记忆障碍[10]。
·浅谈茴拉西坦胶囊在儿科的合理应用[11]
方法:对100例儿童神经精神科疾病患者,用茴拉西坦的常用剂量治疗50例,观察其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并与另外50例安慰剂组对照。
表格:两组患儿治疗后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行为障碍评分 | 情绪控制能力评分 | 记忆商 |
观察组 | 50 | 60.3±6.7 | 15.3±2.4 | 101.2±11.3 |
对照组 | 50 | 90.4±9.6 | 23.5±6.4 | 90.1±10.2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表格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商比较,观察组也较对照组为高(P<0.05)。
结果:观察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改善,记忆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轻微,且其发生与安慰剂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茴拉西坦在治疗剂量时,能有效改善记忆功能,调节行为功能和情绪功能,安全性较好。
茴拉西坦自应用以来,较多用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的辅助治疗,近年发现其对儿童脑功能低下、儿童抽动症、 先天性弱智、脑发育不良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也有较好疗效。在本次研究中,茴拉西坦组比对照组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改善更为明显,记忆力也较观察组高,证明其有较大的儿科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价值。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应及早认识,并积极治疗。在治疗方面茴拉西坦对于改善记忆及临床症状疗效肯定,特别对中、老年患者,此药具有作用较强,起效较快,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且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及老年性痴呆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舍平?茴拉西坦胶囊——最新一代脑细胞代谢激活剂。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茴拉西坦,其化学名称为1-(4-甲氧基苯酰基)-2-吡咯烷酮。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用于中、老年记忆减退和脑血管病后的记忆减退。
【规格】0.1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2g(2粒),一日3次,疗程1~2月,或遵医嘱。根据病情和药后反应,用量和疗程可酌情增减。
参考文献:
[1] 金永寿.新促智新药茴拉西坦(Aniracetam)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4,15(6):337.
[2] 张新卿,丁铭臣,扬培杰.茴拉西坦改善老年痴呆性记忆障碍.新药与临床.1996,15(4):228.
[3] 孙宜萍,潘士荣,马晓园等.茴拉西坦对记忆碱退的疗效.新药与临床.1993,12(2):72.
[4] 柴滨,李菁晶,龙洁.茴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记忆减退的疗效观察.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72-273.
[5] 洪震,丁兆兰,蒋雨平等.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双盲临床试验.新药与临床.1994,13(3):172.
[6] 李延峰.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治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1,10(4):241.
[7] 许树兰.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56-57.
[8] 王新德.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0-411.
[9] 傅琼,储苏平.茴拉西坦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老年医学与保健.2010,16(1):48-49.
[10] 伍毅,高之旭,吴瑞技等.茴拉两坦治疗62例Alzheimer’S病的临床疗效[J].上海精神医学.1997,S1:227-228.
[11] 龙丽意.浅谈茴拉西坦胶囊在儿科的合理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11-112.
留下您的信息 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友情链接
微信小程序
0898-68513880
立即获取方案或咨询top